太原天使儿童专科医院
项目大全
太原儿童专科医院 > 自闭症 > >

早期干预,让孤独症儿童亲手“摘星星”

门诊时间:8:00-17:00 预约挂号>>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或孤独性障碍,是一种严重影响儿童健康的主要神经发育性障碍疾病,其特征是情绪表达困难、社交互动障碍、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有问题,不能进行正常的语言表达和社交活动,常做一些刻板和重复性的动作和行为。

  孤独症的早期征兆

  孤独症儿童在婴儿时期就表现出异常的社会行为--在他们注意事物的方式与他们和非社会环境的互动中,可以观察到孤独症的早期征兆。仅仅是发声、说话的延迟单独出现,通常并不意味着孤独症。但如果还伴随着其他症状,则可以认为这个幼儿可能有患孤独症的风险。

  下面是描述可能有患孤独症风险的12-24个月大的孩子会出现的早期征兆,以及对他们可能会出现的行为的描述。

  有患孤独症风险的12-24个月的幼儿可能表现出的行为:

  用不寻常的语调含混不清地喃喃自语或交谈

  表现出异于常人的感官敏感度

  长时间地携带或拿着某件东西

  有不寻常的身体或手的动作

  以不同寻常的方式玩玩具

  对探索新事物并不抱有很大热情,或出现活动力低等表现

  难以取悦或难以抚慰

  有患孤独症风险的12-24个月的幼儿不会出现的行为:

  (手指)指向事物

  来来回回地反复说话

  尝试获得他人的关注

  以微笑回应你的微笑

  有眼睛的对视、接触

  出示东西给他人看

  指向事物做请求

  回应他们的名字

  当你试图引导他/她注意力时看着你

  享受拥抱

  乐于共享

  在12-14个月时说出自己的名字

  使用常用手势

  显示出对其他孩子的兴趣

  有大幅度的面部表情

  孤独症早期干预的作用

  孤独症患儿与正常儿童有着较为明显的行为性差异,这种差异往往表现在语言障碍、社会交往障碍、兴趣范围狭窄、智能障碍等多个方面。

  早期干预是孤独症患儿康复的重要路径,选择正确的、合适的康复手段,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对于孤独症患儿走向社会、参与融合教育,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

  孤独症儿童的训练开始得愈早效果会愈好。一旦孩子被诊断(或怀疑性诊断为有"孤独症倾向"),就要为他提供干预性的训练,因为训练是目前证明很好的矫治途径。

  "2-6岁"一直是医师们建议的较佳训练期,同时也因为这一时期也是儿童大脑发育的重要阶段。到了7岁左右,神经系统发育基本完成,超过7岁再干预效果就差了。不过即使是超过这一年龄阶段,方法正确的训练也会使患儿有很大改善。

  只要开始,就不会太晚。

  虽然训练不能让孤独症儿童改善,但训练对于孤独症患者的矫治作用却是不容忽视的。孤独症儿童由于本身的发育障碍失去正常、健康发展的内在能力,但并不意味着只能眼看他们陷在孤独状态中而无可奈何。

  外几十年的研究和实践证明,孤独症儿童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教与不教,教得是否得当,他们的发展方向是不同的。

  "好的方向"就是他们能够逐步具备社会适应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与人交往能力、甚至在接受培训后从事某项工作而达到生活自立。

  否则听之任之,孤独症儿童很难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好转,相反往往会发展出愈加严重的情绪、心理、行为等障碍,使得他们周围的社会甚至家人都感到越来越不能忍受他们。而由于被他人排斥,孤独症儿童的挫折经历就会越来越多,这将进一步把他们推向更加自闭的状态。

  孤独症早期干预注意事项

  ①孤独症儿童的训练方法是多种学科的综合切入,首先涉及特殊教育学、心理学、行为学、儿童发育发展心理学等,干预老师一定要有丰富的孤独症知识和丰富的临床训练经验。

  ②由于孤独症儿童的个别差异很大,所以训练方案必须具有个别化的特点,即因人而异。制定训练方案之前,被训练的儿童应经过专业老师系统的观察与测试。

  ③家长的参与是非常重要的。

  ④训练应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有系统的进行。因为不适当的训练内容及学习要求,会给孤独症儿童带来困难并因遭到挫折的体验而退缩。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用退缩回避带有攻击性的行为方式保护自己,逃避与别人进行学习性的交往活动。

  ⑤早期干预是促使孤独症患者生长正常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孤独症患儿需要长时间的干预,孩子越早得到干预,在各种不同程度上得到修复、较大程度回归正常社会的可能性越大。语言、行为等方面发育迟缓的孩子也可以在干预下增加社会交往,为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