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障碍是孤独症儿童的特有障碍之一,我们可以依据心理科学关于情感形成与发展的理论,针对孤独症儿童的情感发展给予教育干预。当然,我们不能期望的孤独症孩子都实现相同的目标,但是,无论孩子能力的高低,无论障碍的多少,都是可以进行情感教育的。促进孤独症儿童正常的情感需要出现,并一定程度地学会情感交流,享受到情感交流的乐趣,这是可行的,也是我们情感教育的目标追求。
肉体之上的“建筑”
谈情感发育问题,首先应该谈情绪,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情绪是人对环境刺激产生的激越的心理状态和态度体验,而情感则是社会化、稳定化、复杂化的情绪体验和态度反应。情绪带有情景性,而情感带有长期性和稳定性。
心理学家们对情绪的分类具有许多争议,我们将其分为简单情绪和复杂情绪。比如说,愉快、高兴、愤怒、恐惧,这些都属于简单情绪。简单人和动物都会有。像骄傲、自豪、羞愧、内疚、轻蔑、尴尬、懊悔部属杂情绪,复杂情绪则是人类特有的。孤独症儿童的情绪发展停留在简单碱谣上,社会化程度很低,缺乏的复杂情绪。
一般常人的情绪障碍是指情感活动的变态与失常现象,其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外界足以引起情感反应的刺激麻木不仁,引起情感丧失,对亲人不关心、不体贴,久别重逢甚至生离死别也无动于衷,面部表情呆板、冷漠,内心体验贫乏;另一方面是情绪暴躁,喜怒无常,缺乏同情心。孤独症儿童在社会交往中的许多具体怪异行为源于情感障碍。
情绪的产生是脑神经多种部位的整合活动,主要涉及下丘脑、网状系统和边缘系统中的杏仁核以及额叶皮层。心理学家认为:下丘脑的信号影响网状结构,网状结构接受来自中枢和外围两方面的冲动,向下传导引起各种情绪的外部表现,向上传递则可使某种情绪处于激动状态,并经过大脑皮层的活动被主体体验到。美国医学家鲁克推断:精神病患者的情绪障碍是这个系统活动失常的结果。他们认为病人低沉、淡漠,对一切无兴趣,内心体验较为贫乏,麻木不仁,甚至医生告诉他“你的母亲死了”,病人仍然无动于衷,这些现象的产生可能和网状系统的减弱和损伤有关。医师研究还发现,脑边缘系统中的杏仁核在情绪控制中也起着重要作用,是赋予感觉经验以情绪意义的一个重要环节。国外有一个医学案例:一个年轻人因病切除了杏仁核,从此对人失去兴趣,宁可离群索居,对亲朋好友一概不识,面对亲人的悲痛无动于衷。总之,情绪、情感发展有其重要的脑神经学方面的生理机制。
正常儿童情感发展的一般规律
正常儿童的情感发展可以分为三大阶段:一阶段为依恋,第二阶段为移情,第三个阶段为友谊。
依恋发生在婴儿期,是指婴儿用微笑、目光和行动,亲近、追随他的父母和看护人,从而和父母、看护人建立特殊的依赖关系。婴儿在对依恋对象亲近、追随时,同时表现出对陌生人的拒绝。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将依恋的形成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1.前依恋期,出生2个月~3个月。新生儿对人都做出相同的反应,并没有对特定的人形成特殊的情绪反应。
2.依恋建立期,3个月~1岁。婴儿对熟悉的人有特殊的积较的情绪反应,能从周围的人群中区分出较亲近的人,并特别愿意接近。
3.依恋关系明确期,1周岁~2周岁。婴儿发展了接近看护人的能力,开始将父母和看护人作为一个基地,从此出发探索环境。当他有需要时,又返回看护人身边。婴儿以反抗、紧握、惶恐等表现对待与亲人分离,并且以拒绝情绪对待陌生人。
4.两岁半以后,婴儿开始明白看护人的愿望、情感、意见,学会根据看护人的要求来调整自己的行为,以建立更丰富的情感交流和人际关系,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示对父母和看护人的亲昵。
移情,心理学上的一般意义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彼此之间的情感相互作用,当一方感知到另一方的某种情绪时,他自己也能体验到相应的情绪,即由于对别人情绪的察觉而导致自己情绪的唤起。这是一种把自己置于另一人的位置上去体验的能力。设身处地地识别和体验别人的情感,这是人际交往中同情与助人行为的前提。在移情中,较主要的情感表现是同情心,它是一种对他人的不幸与痛苦所产生的感情共鸣,并对其产生关心、安慰、支持、帮助的行为的感情。
移情的形成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因为它需要认知发展的支持,需要有察觉、理解别人情绪变化的能力,设身处地地去体验别人情感的去中心化的思维方式。
幼儿期正处于认知中心化阶段,孤独症儿童较端“以自我为中心”,给移情造成了难以逾越的障碍。因而,发展情感沟通,必须让孩子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体验他人的情感,摆脱自我中心。
友谊是更的情感关系,友谊是两个个体之间以平等互利为前提的双向互动的关系,友谊是以信任为基础的、依靠亲密情感支持的关系,一般友谊还是持久稳定的关系。12岁的儿童认为,“友谊”可以交流秘密,可以分享情感,“友谊”可以期望对方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建立和维系友谊,是人特有的的社会行为。